假定接到一个工程设计计算的任务,不知道如何着手,现在有AI智能助手,节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,工程师把重点放在如何规划协调布置管道上,对于设计的计算问题就交给AI智能体吧。
第 一步:
问AI:
如何着手设计,需要什么准备工作。
AI思考:
问AI:
请给出南宁的ETo值,针对种植沃柑水果给出当地的种植株行距。
AI回复:
根据《微灌工程技术规范》(GB/T 50485-2020)及南宁地区气象特征,结合Penman-Monteith公式计算,南宁的ETo值可参考以下数据:
• 年均ETo:约 1200-1400 mm/年(覆盖全年)
• 关键生育期(如沃柑果实膨大期):
• 春季(3-5月):约 4-5 mm/d
• 夏季(6-8月):约 5-6 mm/d
• 秋季(9-11月):约 3-4 mm/d
• 冬季(12-2月):约 2-3 mm/d
依据与说明:
1. 气候背景:南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年均气温21.6℃,年日照时数1600-1800小时,年降水量1300-1700 mm,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,需通过ETo评估作物需水量。
2. 计算方法:
• ETo通过Penman-Monteith公式计算,需输入太阳辐射、气温、湿度、风速等参数。
• 示例:若某时段太阳辐射为20 MJ/(m²·d)、气温25℃、相对湿度70%、风速2 m/s,计算得ETo≈5.2 mm/d。
3. 实际应用建议:
• 优先采用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(邕宁区)的实测数据,或通过广西农业科学院等机构获取本地化ETo值。
• 若缺乏实时数据,可参考《广西农业气象手册》中的典型值,并结合作物生育期调整。
地形类型 | 株距(m) | 行距(m) | 每亩种植密度(株) | 适用场景 |
平地/缓坡地 | 2.5-3.0 | 3.5-4.0 | 56-76 | 机械化管理、规模化种植 |
山地/丘陵地 | 2.0-2.5 | 3.0-3.5 | 76-111 | 地形复杂、人工管理为主 |
密植试验田 | 1.5-2.0 | 3.0-3.5 | 95-148 | 科研试验、早期高产探索 |
依据与说明:
1. 广西农业科学院推荐:
• 沃柑生长势强,需充足光照和通风,常规株行距为3.0 m × 4.0 m(每亩56株),兼顾产量与管理效率。
• 山地可适当密植至2.5 m × 3.5 m(每亩76株),利用地形优化光照。
2. 武鸣区实践案例:
• 中国沃柑主产区武鸣区普遍采用3.0 m × 3.5 m(每亩63株),结合滴灌系统,单株产量可达50-80 kg。
3. 微灌系统适配性:
• 若采用滴灌,毛管间距建议与行距一致(如3.0-4.0 m),灌水器间距0.3-0.5 m,湿润比0.5-0.7。
1. 土壤肥力:
• 肥沃土壤(如冲积土)可适当稀植(3.0 m × 4.0 m),避免树冠郁闭。
• 贫瘠土壤(如红壤)宜密植(2.5 m × 3.5 m),提升土地利用率。
2. 管理水平:
• 机械化程度高的园区,行距可扩至4.0 m,便于机械作业。
• 人工管理为主的果园,行距可缩至3.0 m,降低修剪和采摘难度。
3. 品种特性:
• 生长势强的品种(如“武鸣沃柑”)需更大株行距(3.0 m × 4.0 m)。
• 矮化砧木(如枳橙砧)可适当密植(2.5 m × 3.5 m)。
1. 灌溉制度优化:
• 灌溉定额:
• 沃柑全生育期需水量约 600-800 mm(含自然降水)。
• 若ETo=5 mm/d,日灌溉量=5 mm × 湿润比(0.5)× 微灌面积,需结合土壤墒情动态调整。
• 灌水周期:
• 夏季高温期:每2-3天灌溉1次。
• 冬季低温期:每7-10天灌溉1次。
2. 管道布置建议:
• 毛管铺设:沿种植行布置,间距与行距一致(3.0-4.0 m)。
• 支管间距:根据地形和水压确定,一般为20-50 m。
3. 实测数据验证:
• 建议在果园安装小型气象站,实时监测ETo、土壤湿度等参数,动态调整灌溉策略。
1. ETo计算:
• 《广西农业气象手册》(广西气象局,2023年)
• 《微灌工程技术规范》(GB/T 50485-2020)
2. 株行距推荐:
• 《广西沃柑栽培技术规程》(广西农业农村厅,2024年)
• 武鸣区沃柑种植基地实测数据(2024年)
3. 气候认证:
• 南宁市气象局《武鸣沃柑气候品质认证报告》(2025年)
如需进一步优化设计,建议联系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(电话:0771-3244801)或南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(电话:0771-5539821)获取本地化数据支持。
有了AI提供的这些数据,就能够进行设计计算了。
设计计算:
采用在线计算器,上网访问地址:https://www.irripro.com.cn/nd.jsp?id=574&fromMid=442
点击获取当前位置。
找到果园地址,测量灌溉面积。
布置管道 添加文字标注:武鸣沃柑基地首部。
高程 (m):111
纬度: 108.275939
经度: 23.192293
灌溉地点名称: 中国, 广西壮族自治区, 南宁市, 武鸣区, unnamed road
灌溉区域面积 (平方米): 19395.42
微灌面积占比(扣除面积内的非种植区): 0.95
微灌灌溉面积 (平方米): 18425.65
微灌灌溉面积 (亩): 29.09
灌水器布置间距 (米): 0.3
毛管间距 (米): 3.5 ,根据上面的查询取值。
微灌湿润比: 0.50 (缺省值)
输水管尾端工作水头 (m): 20
输水管段数量: 5
作物类型: 《微灌工程技术规范》(GB/T 50485-2020),确定作物日耗水量(ETc,单位:mm/d)的方法如下:
葡萄、树、瓜类
土壤类型: 壤土
选择填上数据后点击“查询计算参数”得到:
0.4
点击“统计材料用量”得到:
再点击“计算灌溉流量”得到:
这里,需要说明的是,调整输水管径到市场的规格的内径。同时,从规范到管道两者的计算流量值应当接近或相等,如果相差较大,可 “调整轮灌组或每天工作时间” 再进行计算,或请检查计算参数。
4个轮灌组,第个平均灌溉面积,轮灌组平均面积: 18425.65 (平方米 m2),太大了,可以调整为6个,直接输入。
点击“计算水头损失”,得到:
注意到:
按规范从面积计算的流量:6.14 (立方米/小时 m³/hr) 【<=】 从系统管道计算总灌溉流量: 5.85 (立方米/小时 m³/hr)。
两者应当接近或相等,如果相差较大,可调整 “轮灌组或每天工作时间” 再进行 “水头损失计算”。
再调整轮灌组到:5
再点击“计算水头损失”,得到:
按规范从面积计算的流量:6.14 (立方米/小时 m³/hr) 【<=】 从系统管道计算总灌溉流量: 7.02 (立方米/小时 m³/hr)。调整后结果比较合理。
注意!此时没有进行灌溉小区计算分析,输水管和水泵大小只是估算。